今年以来,全国文旅市场强劲复苏,昆明市晋宁区宝峰街道乘着云南旅游市场的“春风”,着力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,创新发展新模式、新场景,联结“诗”和“远方”,不仅给游客带来新体验,也带动形成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,推动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深挖旅游资源,筑牢文旅产业“产业桥”
(相关资料图)
在“五一”假期来临前夕,宝峰街道全面统筹谋划,深挖旅游资源,推出“峰中藏宝”精品旅游线路,带动文旅全域振兴。通过前期细致的摸底走访,宝峰街道从辖区13个村委会,50余家特色农庄、餐馆、烧烤摊中,推介出独具宝峰民俗文化特色的“好玩常”“好吃常”旅游专题(分别是以“玩在宝峰”为主题的“归园田居”式的乡村旅游路线和以“吃在宝峰”为主题的特色美食为旅游路线),并利用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,助力“五一”假期街道文旅产业复苏。
“五一”假期后,宝峰街道继续乘着文旅复苏“东风”,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着力打造文旅示范新模式,不断提高文旅产业发展质量效益。宝峰街道积极谋划,结合实际,整合现有资源,做好“五一”假期“后遗症”旅游项目包装策划。
5月13日在青龙村举办首届“洋芋丰收节”,结合农耕文化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,推介宣传青龙彝族古村落,着力打造青龙村独特的“大洛武”洋芋品牌,在联农带农上做文章下功夫。“洋芋丰收节”当天累计5000千余人次到访青龙村,100桌洋芋宴售罄,活动前后卖出洋芋5000公斤,为村集体带来约10万元收入。活动结束后,持续在“大洛武”洋芋品牌上下功夫,通过线上线下拓展销售渠道,谋划下一个耕种季节动员更多村民参与进洋芋小产业的致富路;启动“别具彝格,青龙古村”项目建设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让青龙这个彝族古村落以新的活力呈现在大家眼前。
5月20日,在晋宁区委、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月季遗传育种专家李淑斌博士的大力支持下,宝峰街道依托清水河月季产研基地顺利举办“醉美忆乡愁·唯爱清水河”奔赴花漾浪漫之约活动。月季花、晚霞、长街宴,山歌调子、非遗文艺汇演、音乐会,“新”与“旧”在清水河碰撞交融,奏响美好幸福生活的新乐章。活动当天,清水河月季村共接待游客近2万人,长街宴当天售卖200余桌,合作企业特色产品玫瑰醋、鲜花饼等的销售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毛利润10余万元,为周边住宿、餐馆及50余户入驻商户创收近30万元。
压实主体责任,系好文旅产业“安全带”
宝峰街道提前谋划、精心部署文旅市场工作,联合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、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、经济发展办公室、宝峰派出所、宝峰市场监督管理所等多部门组建文旅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组,对辖区人员密集(聚集)场所如宝泉寺、晋宁区中心敬老院、辖区企业、麻将室等,文化娱乐场所如网吧、KTV、台球室等进行消防、食品等安全专项检查,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当场要求整改并持续追踪抓好落实,用心用力用情为辖区群众及到访游客安全保驾护航。
在谋划文旅活动时,宝峰街道压实主体责任,全面仔细考量文旅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,细细反复推导活动流程,不断优化活动方案及应急预案,全面提高保障旅游公共安全和处置旅游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,活动前提前到活动现场反复走访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到位。活动当天,全体工作人员严阵以待,全力以赴护卫活动安全进行,保障游客和旅游产业经营者的生命财产安全,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,促进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安全发展。
提升服务质量,铺就文旅产业“幸福路”
宝峰街道高度重视旅游服务文化建设,从人本情怀出发,主动提供精细化服务,让游客深刻感受到文化的“温度”、服务的“温度”。宝峰街道在主流媒体上对游客进行辖区好吃好玩推荐,为商户做好宣传,为群众做好导航,努力实现轻松畅游;着力完善集镇辖区基础设施建设,对集镇道路进行绿化美化,以最大的诚意、更好的面貌欢迎四方来客;积极安排部署文旅活动停车场,并提供免费摆渡车,畅通出游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感;全面统筹协调,与交管、公安等部门做好交流对接,抓好交通管理服务,做好交通要道管制和疏导,让出行更舒心;积极组建志愿者队伍,配合交管部门做好交通指示牌的优化及清洁,并做好培训管理,发动志愿者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为游客进行引导、讲解......宝峰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注重落实旅游服务质量主体责任,培育优质旅游服务品牌,夯实旅游服务质量基础,加强行业旅游服务质量监管,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让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诗意更有温情、有远方更有未来。
宝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宝峰将继续深挖本地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,挖掘乡村多元价值,锚准“云花小镇”定位,不断提升改造集镇整体风貌,联动辖区多个大型花卉产业项目,辐射辖区多个特色乡村旅游点,做好清水河月季村、青龙彝族古村、双龙传统文化绣球村、前卫露营地、关上绿创花海、酸水塘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利用、挖矿坡非遗传承村等系列农文旅项目的包装谋划和招商引资,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发展,走出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,着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,朝着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目标稳步前进。(记者 郑义 通讯员 宋秋敏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