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 | 虎嗅科技组


(资料图片)

作者 | 陈广晶

编辑 | 廖影

头图 |视觉中国

“北京一名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时中暑离世”“石家庄60多岁老人不愿开空调中暑不幸离世”“一儿童长时间户外活动未及时补水,确诊热射病送进急救室”“某游客在公园门口出现四肢无力、头晕、大汗症状,确认为中暑”……

一系列新闻事件,让人们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,真有可能会“热死”。

随着“热射病”这一高温疾病快速走红,藿香正气、人丹等降暑药,也受到热捧,不仅冲上各大电商平台的榜单,也带火了相关企业的市场。

就在前不久太极集团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称,预计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.63亿元,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.35亿元,同比增长340%。搭上“清凉经济”快车的藿香正气口服液,巩固了太极集团“扭亏为盈”的局面,也让那句十多年前就立下要打造“千亿太极”的口号有了“底气”。

近年来,全球变暖趋势明显,2022年以来夏季高温已经成为常态,到今年夏天气温更是推到了新的高度,由此也催生了“清凉经济”,其中仅与避暑旅游相关的业务市场规模就超过了万亿元。

太极集团无疑是从中获益最为明显的一家。此外,同仁堂、广东白云山等知名药企也都有产品在热销中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,香雪制药等企业还在加班加点生产以确保藿香正气产品的供应。

这样的势头对于手握防暑降温药的老牌药企,无疑是“老天爷”赏饭吃。只不过,这样的势头可持续吗?“清凉经济”是救市的良药吗?

最热的夏天,藿香正气又“封神”

今年夏天可以说,是有记录以来,最热的一年了,中暑、热射病高发的时间段相比每年的7、8月份明显提前了。据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,2023年6月,全球的平均气温相比往年同期偏高0.53℃,打破了2019年6月的纪录。从6月19日到7月18日,中国的华北、华中、华南、新疆等地区都处于高温之下。其中,北京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等地,气温一度飙到了40℃左右。

来自中央气象台

“中暑患者确实有增加的趋势。”有临床医护专家向虎嗅证实:“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群体,如:外卖小哥等室外作业人员,暑期旅游人士等,在室外活动时间较长人员!”

全国多地急救中心都在科普热射病(重症中暑,病死率极高),提醒大众小心中暑,特别是要关注老人、儿童等群体。

降暑药也卖爆了。电商平台以“防暑药”“降暑药”为关键词搜索,排名靠前的产品主要为藿香正气软胶囊(丸、水、片)、人丹/仁丹、十滴水、风油精、保济口服液、安宫牛黄丸等。太极集团和北京同仁堂、广东白云山都是这一领域的龙头企业。

其中,藿香正气是降暑药中的“顶流”。在京东、阿里等电商平台上,最近一个月内每个产品都有超过2万件的销量,是没有贴上“防暑”标签的消化系统用药的4倍以上。

据虎嗅不完全统计,仅在某电商平台的“消化系统用非处方药”榜单TOP20产品中,就有8个藿香正气系列的产品,主要来自太极集团、蜀中药业、仁和药业等,15日内的总销量超过20万件。另外还有来自上海龙虎药业和广州王老吉的降暑药人丹(仁丹),15天内共销售了3万件。

在“感冒通用好药榜”上,北京同仁堂的藿香正气水在一个月内已经卖出了5万件。

以这类产品10元到30元的单件售价推算,仅头部企业的藿香正气产品在单个电商平台上的销售总额就200万元到600万元了。

此外,类似“十滴水”这种防暑药、治痱子的外用药,在很多“上有老、下有小”的家庭,往往都是10盒起囤的。板蓝根、金银花露等清热解毒类的药品也跟着需求大增。多家药企都推出了防暑降温套装。

根据京东健康、美团健康等平台公布出来的数据,降暑类产品的这种“购销两旺”的情况,明显是在6、7月份有激增的势头。

京东健康在7月初公布的一组数据则更加清晰地显示出这种“购销两旺”的局面,藿香正气口服液、龙虎人丹、十滴水等产品销售的激增——环比增幅超过了300%;同时京东互联网医院关于高温或中暑的问诊和咨询量,在刚刚进入7月的一周就环比增长了220%。

事实上,受疫情以及人们崇尚自然、健康观念转向预防等因素影响,藿香正气等中药产品在药店、电商平台近年来都是很受欢迎的产品。藿香正气所在的消化系统用药、急支糖浆所在的呼吸系统用药,也恰是需求量大的领域。

特别是搭上“清凉经济”的顺风车,包括“祛暑药”在内的清热解毒类产品,整体销售额增长都处于领先地位。

中国医药健康信息平台米内网统计数据显示,2022年,祛暑类的藿香正气口服液、藿香正气软胶囊、藿香正气合剂增长率分别为52.78%、61.04%、72.9%;保济丸增长率65.24%;金银花口服液增幅更是高达278.08%。

从具体产品上看,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,因为是口服液且去除了酒精,口感更好,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跑者地位。太极集团的财务报告显示,从2020年以来,藿香正气口服液和急支糖浆的销售额已经触底反弹了,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2022年销售额15.67亿元,同比增长了70%。

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,本来是心脑血管用药,但是在《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》中也是受到推荐的用药,其市场规模也远超其他心脑血管用药,年度销售额超过30亿元,同仁堂占据一半以上市场。该公司的苏合香丸适应症里也有“中暑”。

同时,北京同仁堂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还将藿香正气系列产品、仁丹、生脉饮,推出了“消暑三件套”。由此也足见药企对“清凉经济”的重视。

搭上“清凉经济”,太极触底反弹

“清凉经济”给药企带来了新的机遇,但是并不能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驱动力,眼下的繁荣,无法掩饰背后的隐患。

以太极集团为例。

尽管经过50年左右的发展,太极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13家制药厂、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的大型医药集团了,但是它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是陷入困境的,比如从2011年到2022年这家公司有10年亏损,累计亏损超30亿元,如果不是后来国药集团对其增资,恐怕很难坚持到现在。造成这一局面非常核心的原因,是公司广受诟病的“重销售、轻研发”模式。

从产品结构上看,太极集团虽然现有1242个中西药品批文,86个全国独家生产品种,但是,其最核心的产品急支糖浆、藿香正气口服液还都是早在1985年、1993年诞生的产品,距离藿香正气口服液去除酒精,也过去近10年了。

其他主打产品,无论是获得授权还是通过收购获得,大多也都有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历史了。

太极集团主打产品获批/获得授权时间(年)2022年销售情况(亿元)藿香正气口服液199315.67急支糖浆19855.26益保世灵(注射用头孢唑肟钠)201015.11思为普(洛芬待因缓释片)20015.13通天口服液19932.3鼻窦炎口服液2002年前2.14

数据来自国家药监局、太极集团公告及其他公开信息

急支糖浆是1980年代初在上海医科大学教授沈自尹的中药组方基础上开发而来的,可以说还是太极的当家产品;藿香正气口服液是1993年获批上市的,2014年去掉“酒精”,此后也逐渐发展成为年销10亿元的畅销品种,按照一手将太极集团从小药厂推到上市公司的老厂长白礼西的计划,该药到2018年销售会超过20亿元,到2027年将年销百亿元。

在藿香正气、急支糖浆热卖的10年里,太极集团没能抓住时机持续推出过硬的创新产品。即便是藿香正气口服液,在“品牌定位”上投入的资源,也超过了在研发的投入。在10年前“不含酒精”仍然是先进的技术,在今天竞争者早就陆续上市了。

藿香正气等老药到今天仍在畅销,一方面可以说是药品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,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企业“重销售、轻研发”的发展问题。

从太极集团的历年财务报告看,其每年的研发费用长期徘徊在亿元水平以下,同期销售费用不仅到了研发投入的40倍以上,还在逐年增高。可以看到,2022年,该公司研发投入达到历史之最的1.05亿元,但是还不到其总营业收入的0.8%,同期营业收入中超三成(约33%)花在了营销上,达到了46.42亿元的新高。

通过在营销上砸钱,太极集团搭上了“清凉经济”的便车,加上2021年底借着中药材涨价,藿香正气口服液又提价12%,这才实现了单品种收入的大幅增长,最终实现整体业绩的触底反弹。

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,推动了藿香正气、急支糖浆等产品销售额快速增长,但是从长期来看,一方面使企业市场发展容易出现后劲不足,另一方面,也在增加企业风险。

也正因为此,太极集团才经历了“失去的10年”,从2011年到2022年的12年有10年亏损,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,”千亿企业“计划搁置不说,生存和发展都成问题。

研发投入不足,还导致了产品技术门槛较低。从国家药监局数据库可以看到,“藿香正气”类药品的批文总数有626条,从丸剂、胶囊剂、片剂到口服液、颗粒剂,从无酒精到有酒精,可谓是应有尽有。同样的人丹、十滴水也都不是独家生产的。

一旦“清凉经济”大火,势必会有更多的竞争者入局。更加核心的危机,还在于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并不清晰。

有临床专家告诉虎嗅,远离高温区域,减少活动,及时补水,有效降温,这些动作是应对中暑症状的基本操作,如果症状不重,可以适当补充饮料,比如淡盐水、盐茶水或者含盐的清凉饮料;也可以用冷毛巾擦拭降温。

虽然也有动物实验认为藿香正气对中暑治疗有帮助,也有临床医生报道称其可以很好地缓解急性中暑,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能明确藿香正气作用的机制;在《中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》中藿香正气软胶囊(丸、水)是作为“Ⅱb级证据,有选择性地推荐”。

而要彻底摒弃怀疑,说清其作用机制,包括太极集团在内的相关企业,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、人力物力做更多的研究。

靠天吃饭几时休?

从根本上说,“重营销、轻研发”,产品更新速度太慢,过分依靠核心产品提价来促进业绩增长的发展模式,曾经帮助药企完成了原始积累,现在却成了发展桎梏,也是同类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。

从太极集团的业绩报告看,2022年,该公司已经开始扭亏,背后的拉动因素是多元的,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大卖是其中之一,单品种营收就达到了15.7亿元,同比增幅64%。大有冲刺年销20亿元,带动企业完成千亿目标的势头。

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,搭上新冠疫情和“清凉经济”的便车是重要因素。

进入2023年,增长势头继续。可以看到,2023年第一季度,太极集团藿香正气口服液单品种就卖了7.89亿元,同比增长近170%。到上半年业绩预报,公司整体仅净利润就增长了340%。

此外,新冠疫情期间,藿香正气受到官方推荐,也刺激了销量在短期内快速增长。

同样地,受政策鼓励、民众”治未病“意识的提高,中药企业普遍拿到了可喜的成绩单。从目前已经预报2023年上半年业绩的26家中药企业看,其中约69%是预增、扭亏的状态,另有康美药业等预告减亏。究其原因,疫情后咽喉疾病增加,中药材涨价等都是重要原因。

在其背后,还是有浓浓的靠天吃饭的意味。除了少数企业表示要在研发上加大投入,绝大部多数还是倾向于聚焦老品种,在营销上下功夫,相比真金白银砸不可预知的创新,他们更乐衷于蹭实实在在的流行浪潮。

只不过,行情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。对于上下游企业来说,往往是”彼之蜜糖,我之毒药“。比如中药材涨价。根据浙江日报等媒体消息,今年中药材遇到了“40年未遇”的行情——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监测2023年5月28日同比上年同期,有276个药材价格上涨。藿香正气所需的甘草、广藿香、苍术、白芷等,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。

在集采降价进入中成药领域的趋势下,中药材涨价给下游中药制剂企业带来压力。这也在倒逼企业向全产业链拓展,来抵御风险。

更重要的风险,是市场环境也在快速改变。过去几年,从集采降价到临床合理用药严控,再到全民重视健康,逐渐对“神药”祛魅,都在指向医药产业整体升级。传统的涨价、带金销售等手段,都失灵了。

可以看到,2018年,太极集团就曾将藿香正气口服液提价11%,并在当年的年报中透露:调整价格,以及完成“一级战略客户必选,并签订战略协议”,是在为藿香正气未来三年销售突破30亿元打下渠道基础。

然而,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。原本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应该在2018年达到20亿元,实际上该药当年收入只有含糊其辞的“过10亿元”,到2019年干脆倒退到了6亿多元,负增长了。从业绩上看,从2019年到2021年,太极集团的扣非净利润分别是-1.57亿元、-5.55亿元和-6.97亿元。

其中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,2018年,国家药监部门取消了藿香正气的双跨身份(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双重身份),彻底转为非处方药。这使医生处方受到影响,进而减少了销量。

另一个以涨价著称的品牌东阿阿胶在“涨价大法”失效以后,2019年到2020年营业收入缩水一半以上,从盈利20多亿元到连续亏损,2021年以来终于触底反弹,但是距离巅峰的70多亿元年收入、20多亿元净利润,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。

可以说,新形势下,传统药企过去所谓的成功发展模式,从形式到观念,都已经失效。只有持续向市场输送产品安全有效性过关,真正能满足临床需求产品的企业,才能有未来。

尽管短期仍然重注营销,太极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坦陈,长期发展还是必然要回归到重视研发上来。至少要研究清楚藿香正气等中药爆款的起效机制。讲清楚中医药起效的机制、建立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,也是中医药长远发展、走出国门的关键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