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巴安水务的股权激励计划不仅有为原实控人亲属输送利益的嫌疑,而且业绩考核的目标也不合常理,这样的股权激励更像是一场定向福利,严重背离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初衷。

股权激励原本是好事,它的目的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,让上市公司与核心员工实现利益捆绑,最终达到提升公司业绩的目的。但就巴安水务的股权激励来看,根本目的更像是为了让特定人员赚钱,不仅股权激励的价格很低,只有1.51元,而且从条款设置上来看,更像是刻意在为股权激励的解锁降低门槛,这样的股权激励完全变了味,甚至有些不讲理。

巴安水务近三年连续亏损,归属净利润累计亏损逾21亿元。截至2022年末,巴安水务每股净资产值还剩0.26元。对于业绩惨淡的巴安水务而言,推出股权激励计划,让员工上下一心,助力上市公司走出业绩困局,本应该是很好的选择,但巴安水务的股权激励计划却备受诟病。

1.51元的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,较3元的最新市场价基本打了个对折,给股权激励对象留足了利润空间。当然,要最大程度调动核心员工的积极性,优惠价大一些也无妨。但总共14名激励对象中,有2名激励对象为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张春霖的亲属,这样的安排难免会让市场产生怀疑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?是否借机为特定人员谋取福利?

最有争议的则是,巴安水务在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方面的设定。草案显示,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值为2024年、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3.5亿元、4.2亿元,并设置业绩考核触发值为2.8亿元、3.36亿元,若考核期营业收入低于目标值但高于触发值,解除限售比例为80%。

其中几个关键点耐人寻味。通常情况下,业绩考核指标会设置净利润,毕竟最终业绩的提升才是股权激励效果最直接的衡量标准,但巴安水务却选择了营收指标,内行都知道,相比净利润,营收指标的提升更容易一些。

当然,营收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并非不允许,但从过往的业绩来看,巴安水务设置的营收考核指标似乎没什么难度。早在2014年,巴安水务的营收就已经达到了3.51亿元,到了2018年,巴安水务的营收已经高达11.04亿元。随后,2019-2021年,巴安水务的营收从约7.92亿元一路走低至约1.36亿元,在2022年又反弹至约2.64亿元。如此看来,2024年、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3.5亿元、4.2亿元的考核指标并不存在很大的挑战。

即便如此,巴安水务还为股权激励解锁设置了另一层保险,额外设置2024年、2025年业绩考核触发值为2.8亿元、3.36亿元,这就给人一种一切都在为解锁铺路的感觉。

试问,这样的股权激励真正能起到激励公司业绩提升的作用吗?或许只是打着股权激励的幌子,为特定人员谋取额外利益罢了。

关键词: